中文  |  English

EN

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太原日报|守着实验室过春节

时间:2022-02-17   作者:

  转载自太原日报2022-02-05 记者 郜 蓉 通讯员 郭晓倩 文/摄

  http://res.tyrbw.com/h5/enews.html?content=90267&t=1644022726075

   

  图为陈成猛(左)与老搭档孔庆强正在实验室查看试验数据。

  

   “这几天人少、事少,咱们好好总结一下前段时间研究项目的试验情况,为春节后的工作做好规划。”为配合疫情防控,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709课题组的研究生邢玉泽、黎晶雪等人,今年春节没有返乡,选择留在实验室过年。这几天,709课题组的组长陈成猛一有空,依然会来到实验室,看望留守的研究生,也与他们商讨科研项目的最新想法。

  春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走进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一如往常的安静。由陈成猛研究员带领的709课题组,位于中科院煤化所办公区深处一栋三层高的小楼里,除了玻璃上“福”字传递出春节的讯息外,一切与平时并无区别。近段时间,实验室里几个研究项目同时进行着,即使在春节,陈成猛与老搭档孔庆强,除了拜年的问候,谈论的话题依然离不开最近研究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的关键数据。

  2022年,是709课题组组建的第十年。十年间,这个科研团队的人数由起初的两三人已扩充至50多人,科研项目由最初的主攻石墨烯已扩充至多个以炭材料为主的领域。“石墨烯的出现,翻开了二维材料的新篇章,在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亟需开发其相应的应用技术。‘双碳’背景下离不开储能,储能更离不开炭材料,储能炭材料的研发任重道远。”围绕以上两个方向,这些年科研团队已成功研发出吨级“石墨烯”和“石墨烯导热膜”、10吨级“电容炭”及吨级“煤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试技术……一谈及自己的工作,陈成猛的言语中满是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自豪感。

  “科学研究的成果总能带给我们巨大的惊喜,掩盖掉所有的艰辛。守得云开见月明,709课题组本就肩负着这样的使命。”2007年,陈成猛以研究生的身份在中科院煤化所开展“石墨烯”课题研究。2012年7月,陈成猛博士毕业,中科院煤化所成立了以陈成猛为带头人的课题组。

  从此,一群热血青年围绕“石墨烯”开始攻坚,石墨烯成功研制后,又开始寻找石墨烯的广泛应用,经过不断探索,团队瞄准石墨烯热管理技术,联合兄弟课题组一起攻关,目前已研制成功“宇航级”石墨烯导热膜,并成功应用于航天卫星。

  与此同时,709课题组较早开始布局储能炭材料,电容炭的成功开发解决了超级电容器行业原材料进口依赖的痛点,实现了原材料的高附加值利用。科学研究是一场漫长的接力赛,现已吸纳了来自化学、材料、物理、机械、电气等众多领域专业人才的709课题组,是一个平均年龄仅有30多岁的青年研发团队,成绩引人关注,背后的艰辛却只有自己知道。

  “工艺流程不断优化,新材料带来新改变、新技术有可能创造新明天。”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陈成猛和整个科研团队披星戴月解读分子密码,夜以继日探寻合成材料。因为,他深知:“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自控,才能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家到单位,步行不到10分钟,平时陈成猛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即使是数九严寒,他依然喜欢深夜散步回家,看到熟睡的两个孩子,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守着实验室过春节最踏实!”春节对于科研人来说,是忙碌、责任,是一如往常的坚守,和众多科研人员一样,陈成猛将继续潜心耕耘,静待花开。

  记者感言

  情之所至 甘之如饴

  “科研的开始也许仅仅是一个设想,但一有想法必须马上动手试验。这是科研的辛苦,更是科研的乐趣所在。”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采访中,很多科研人员都提及这一点,大家一致认为,“做着热爱的事、有意义的事,所以不觉得辛苦。”

  情之所至,甘之如饴。在数不清的日子里,陈成猛记得每一个深夜完成工作后与同事相视而笑的满足与默契。或许这就是科研人员几十年如一日地埋头在实验室的原因。从最初被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带着跑的跟跑者,到如今带着更多年轻人“一起干”,陈成猛表示,他将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传统,把优秀的工作作风发扬光大。

  无论是仰望星空,还是脚踏大地;无论是埋首基础科学研究,还是角力前沿科学阵地、服务地方,广大科研工作者一如既往地坚守、拼搏、奉献。

新闻中心  

太原日报|守着实验室过春节

时间:2022-02-17   作者:

  转载自太原日报2022-02-05 记者 郜 蓉 通讯员 郭晓倩 文/摄

  http://res.tyrbw.com/h5/enews.html?content=90267&t=1644022726075

   

  图为陈成猛(左)与老搭档孔庆强正在实验室查看试验数据。

  

   “这几天人少、事少,咱们好好总结一下前段时间研究项目的试验情况,为春节后的工作做好规划。”为配合疫情防控,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709课题组的研究生邢玉泽、黎晶雪等人,今年春节没有返乡,选择留在实验室过年。这几天,709课题组的组长陈成猛一有空,依然会来到实验室,看望留守的研究生,也与他们商讨科研项目的最新想法。

  春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走进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一如往常的安静。由陈成猛研究员带领的709课题组,位于中科院煤化所办公区深处一栋三层高的小楼里,除了玻璃上“福”字传递出春节的讯息外,一切与平时并无区别。近段时间,实验室里几个研究项目同时进行着,即使在春节,陈成猛与老搭档孔庆强,除了拜年的问候,谈论的话题依然离不开最近研究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的关键数据。

  2022年,是709课题组组建的第十年。十年间,这个科研团队的人数由起初的两三人已扩充至50多人,科研项目由最初的主攻石墨烯已扩充至多个以炭材料为主的领域。“石墨烯的出现,翻开了二维材料的新篇章,在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亟需开发其相应的应用技术。‘双碳’背景下离不开储能,储能更离不开炭材料,储能炭材料的研发任重道远。”围绕以上两个方向,这些年科研团队已成功研发出吨级“石墨烯”和“石墨烯导热膜”、10吨级“电容炭”及吨级“煤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试技术……一谈及自己的工作,陈成猛的言语中满是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自豪感。

  “科学研究的成果总能带给我们巨大的惊喜,掩盖掉所有的艰辛。守得云开见月明,709课题组本就肩负着这样的使命。”2007年,陈成猛以研究生的身份在中科院煤化所开展“石墨烯”课题研究。2012年7月,陈成猛博士毕业,中科院煤化所成立了以陈成猛为带头人的课题组。

  从此,一群热血青年围绕“石墨烯”开始攻坚,石墨烯成功研制后,又开始寻找石墨烯的广泛应用,经过不断探索,团队瞄准石墨烯热管理技术,联合兄弟课题组一起攻关,目前已研制成功“宇航级”石墨烯导热膜,并成功应用于航天卫星。

  与此同时,709课题组较早开始布局储能炭材料,电容炭的成功开发解决了超级电容器行业原材料进口依赖的痛点,实现了原材料的高附加值利用。科学研究是一场漫长的接力赛,现已吸纳了来自化学、材料、物理、机械、电气等众多领域专业人才的709课题组,是一个平均年龄仅有30多岁的青年研发团队,成绩引人关注,背后的艰辛却只有自己知道。

  “工艺流程不断优化,新材料带来新改变、新技术有可能创造新明天。”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陈成猛和整个科研团队披星戴月解读分子密码,夜以继日探寻合成材料。因为,他深知:“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自控,才能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家到单位,步行不到10分钟,平时陈成猛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即使是数九严寒,他依然喜欢深夜散步回家,看到熟睡的两个孩子,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守着实验室过春节最踏实!”春节对于科研人来说,是忙碌、责任,是一如往常的坚守,和众多科研人员一样,陈成猛将继续潜心耕耘,静待花开。

  记者感言

  情之所至 甘之如饴

  “科研的开始也许仅仅是一个设想,但一有想法必须马上动手试验。这是科研的辛苦,更是科研的乐趣所在。”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采访中,很多科研人员都提及这一点,大家一致认为,“做着热爱的事、有意义的事,所以不觉得辛苦。”

  情之所至,甘之如饴。在数不清的日子里,陈成猛记得每一个深夜完成工作后与同事相视而笑的满足与默契。或许这就是科研人员几十年如一日地埋头在实验室的原因。从最初被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带着跑的跟跑者,到如今带着更多年轻人“一起干”,陈成猛表示,他将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传统,把优秀的工作作风发扬光大。

  无论是仰望星空,还是脚踏大地;无论是埋首基础科学研究,还是角力前沿科学阵地、服务地方,广大科研工作者一如既往地坚守、拼搏、奉献。

上一篇:中国科学报|“锂”想的负极材料
下一篇:太原日报|黑色无烟煤变身绿色高端炭材料

联系我们


销售经理:18835170493(刘经理)

                18835170493@163.com

                微信号:18835170493

技术支持:13934640625(郭老师)

                guoxq#sxicc.ac.cn(发邮件时替换#为@)

                微信号:13934640625


电话/传真:0351-4049061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南路27号

邮   编:030001

网   址:http://709.sxicc.ac.cn

0351-4049061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ICC-CAS)
备案号:晋备ICP备1000255478号-3